李洪修,44岁,中共党员,乐动网页版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青年人才、天津市特聘教授、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。
一、躬耕教坛,做厚德乐教的奉献者
从教19年里,他将“培养仁者之师、师者之师”作为至高追求,以“德学兼修,涵养生命”的教学观为引领,秉承“启智润心,情感陶冶”的教学理念,潜心立德树人,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。
他深知,教育的真谛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,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;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理想信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。他指导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、优秀毕业生、土家族博士生陈栎旭,主动放弃了一线城市优厚的工作待遇,毅然去往祖国西部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”。
他注重团队建设,所在团队先后获批市级优秀教学团队、131创新型人才团队,助力教育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;聚焦教学改革前沿,获批天津市级教学业绩7项(其中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、教学改革项目3项、一流本科课程1项、课程思政优秀教材1部),其成果被国内多所师范高校应用推广;《中小学课程标准导论》一书填补了中小学课标教材的空白。他带领团队深入基础教育一线,积极开展“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小学课程统整的实践探索”,研究成果被天津、吉林、山东等地区的中小学推广使用。
二、探寻时代之问,做学术真理的研究者
“学术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、持之以恒”。深夜,办公室独灯未灭,书山稿海间,腰疾成伴,都是他学术耕耘的见证。他心无旁骛,为了每一次研究的突破,错过了女儿成长的很多宝贵瞬间。他累计在《教育研究》等发表论文100余篇,5篇论文被《新华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全文转载,成为众多学者案头的必读之作。其成果荣获了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(其中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)。
他主动回应课程思政、重大主题教育等时代之问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3项,形成了课程思政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特色。他积极利用专业所长,服务于教育部教材局的教科书审查工作,并将其研究精华倾注于笔端,完成2本代表性专著。这对于深化教育学学术研究,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积极意义。
三、用脚丈量教育,做未来教育的行动者
学问既要顶天立地,也要脚踏实地。他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己任,积极回应国家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,完成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的多项课题和任务。他积极服务于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,开展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条件调查研究,足迹遍布北京、河北、山东、吉林、陕西、海南等多个省市。他积极助力“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”,总结并分析国优计划实施的成效与未来建议,为国优计划有效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他撰写的5份研究报告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等采纳,为国家教师教育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。
作为学校京津冀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首席专家,他积极构建京津冀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的联动机制,建设京津冀教师教育发展高端智库。他深入京津冀多所大中小学校,参与策划京津冀中小学教师、校长发展论坛,大力弘扬和宣讲教育家精神。他受天津援藏前线指挥部的委托,开展了天津援藏30年口述史研究,为天津援藏精神的弘扬贡献力量。